- 供貨總量:
- 發貨期限: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內發貨
- 所在地:湖北 宜昌市
宜昌臍橙代辦,4-6月秭歸倫晚臍橙批發、大量上市!正值盛夏,地處長江西陵峽兩岸的湖北省秭歸縣進入夏橙豐收季,從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,果園里、屈姑深加工車間、華維物流園區……四處一派繁忙。
這個位于鄂西深處寂靜的峽江山城,近年來致力于講好“一顆臍橙”的富民故事,從曾經的****貧困縣,正蝶變成鄉村振興路上的“金鳳凰”。如今,該縣柑橘種植面積40萬畝,社會產能突破100萬噸,全產業鏈綜合產值接近200億元,涌現12個億元村,帶動26萬人穩定增收。
一棵樹的歷史記憶
走進秭歸縣龍口村,一棵樹干斑駁的臍橙樹十分惹眼。“這是秭歸臍橙發展的歷史記憶樹,樹干上割的三刀,代表通過三次嫁接,秭歸臍橙歷經的‘廣柑—羅臍—紐荷爾—倫晚’的三次品改,”秭歸縣農業農村局梅云友介紹,“也正是這三刀,讓秭歸人民的生活實現了從溫飽到買‘小三件’再到‘大三件’的質的飛躍。”
秭歸是中國臍橙之鄉,有2000年的臍橙種植歷史。歷年來,發展臍橙產業成為“一把手藍圖接續工程”,臍橙成為秭歸的支柱性產業。但臍橙產業發展并非一帆風順,“曾經由于品種單一、扎堆上市,銷售艱難。”秭歸縣柑橘協會秘書長向長海回憶,2004年前后,秭歸臍橙低價滯銷,一些果農荒棄橙園外出務工。
“秭歸臍橙,必須要找到自己的出路。”
“產業鏈建設的主線是提升品牌價值,品質是品牌的核心支撐,只有不斷創新品種、提升品質,才能讓臍橙成為秭歸永遠的‘黃金’產業。”秭歸縣委書記楊勇說。
多年來,秭歸深化與華中農業大學、湖北省農科院等院校合作,成立鄧秀新院士團隊秭歸工作站,充分利用獨特的峽江小氣候和富含磷鉀的有機質土壤等比較優勢,加強品種選育,傾力構建臍橙“芯片庫”,儲備柑橘品種資源126個,建成三峽庫區最大的柑橘良種資源庫,成功打造臍橙品種科創策源地。今年4月,三峽柑橘產業研究院在秭歸成立,進一步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,新品種、新技術從“試驗田”走向果農橙園,以科創的確定性應對市場與環境的不確定性,助力臍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同時,引育紐荷爾、紅肉、倫晚、棕橙等新品種30多個,根據海拔氣候特征和品種適應性,調優種植結構,擴大早熟、晚熟品種,逐步探索出立體布局、帶狀分布的秭歸臍橙種植區域布局,推動錯峰銷售,助力秭歸成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“四季鮮橙”地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