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供貨總量:
- 發貨期限: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內發貨
- 所在地:福建 南平市
中國建筑文化源遠流長,與世界上其它建筑體系中采用石、磚、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不同,中國古建筑更偏向于木材。形成獨具特色的建筑體系。中國古代建筑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:
1、保持構架制原則,中國古代以木構柱梁為承重骨架,以木材或其它材料為圍護物的木構架建筑體系,實質上是將承重結構與圍護結構分開的構架體系。
2、實行單體建筑標準化,中國古代建筑,無論是宮殿、寺廟、住宅等,不論其規模大小,外觀體形皆由臺基、屋身和屋頂三部分組成。
3、靈活安排空間布局。構架式的結構為室內空間的靈活布局創造了條件。中國古代建筑中,常用多種多樣的罩、掛落、隔扇、屏等自由靈活地分隔室內空間。
4、運用色彩裝飾手段。木構架的一個突出缺點是易腐、易燃。為了保護木材,表面需加油漆,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,中國古代建筑形成獨具特色的彩畫制度,令世人嘆為觀止。
5、最重要一點:創造并使用斗拱結構形式,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體系特有的形制,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間傳遞荷載的結構構件,又以其自身優美、華麗的造型而成為建筑的主要裝飾構件。是集結構功能與裝飾功能與一體,在中國建筑體系中獨有的構件。
斗拱作為中國古代建筑最繁瑣的部分,也是古建筑組成的基本構件,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是無窮的。而房檐下的斗拱也是作為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最有特色的。它的構成形式,正負空間,都是建筑中樸實的精華。但是無論它向外探出多少的屋檐,它下面的支點都要落在額枋橫梁上,這就要求建筑構件,撐托屋頂的面積要大,下面的落點要小。正是采用了斗拱這一形式,才使其矛盾得到了圓滿的解決。